首页  部门介绍  理论学习  保密工作  信访工作  档案工作  办事指南  规章制度 
理论学习
习近平在第二届中国—中亚峰会... 06-19
习近平阐述“中国—中亚精神” 06-19
习近平:用中长期规划指导经济... 06-19
习近平:在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20... 06-19
习近平: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06-06
《求是》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... 06-06
习近平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作出... 05-26
通知公告
市防办关于做好降雨防范工作的通知 06-19
关于做好教育系统4月11至13日大... 04-10
市教委关于终止重污染天气应急... 03-14
关于启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通知 03-07
关于2025年寒假期间查档工作时... 01-15
市教委终止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... 11-11
市教委关于启动橙色重污染天气... 11-06
市教委终止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... 11-04
 
当前位置: 首页>>理论学习>>正文
“习近平高质量发展新论断”系列之三:必然要求——推进农业现代化
2023-04-03 13:53   新华网

【学习进行时】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,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。今年全国两会期间,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,深刻阐述了高质量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,提出一系列重要论断。新华社《学习进行时》原创品牌栏目“讲习所”推出系列报道“习近平高质量发展新论断”,与您共同学习。今天播发系列之三。 

“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,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。”这是今年全国两会期间,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提出的重要论断。  

农业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和命脉。推动高质量发展,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,离不开农业的高质量发展。推进农业现代化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,习近平总书记提出4个“要”:  

——“要严守耕地红线,稳定粮食播种面积,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,切实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。”  

土地是粮食之本,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,在粮食安全这个问题上“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”,“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”,“不能认为进入工业化,吃饭问题就可有可无,也不要指望依靠国际市场来解决”。只有牢牢守住土地“红线”,才能让农民挑起金扁担,担起粮袋子,筑牢农业强国的基础。  

——“要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,积极延伸和拓展农业产业链,培育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,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。”  

把农业大国建成农业强国,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。乡村振兴是实现农业强国的先决条件,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。  

——“要优化镇村布局规划,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,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,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。”  

美丽宜居的乡村是农民群众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的基础保障,乡村建设要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为抓手,改善农村人居环境,建设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。  

——“要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,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,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,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,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,发展农村适度规模经营,为农业农村发展增动力、添活力。”  

实现农业现代化,不仅要有“科技”保驾,更需要“改革”护航。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,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走质量兴农之路。科技和改革“双轮驱动”,才能更有效地激活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。  

党的十八大以来,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“三农”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。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提出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”的战略要求。这次全国两会,在江苏代表团,总书记进一步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。  

关闭窗口

电 话: 23792065

地 址: 天津市西青区津静路22号

版权所有 天津农学院党委办公室(院长办公室、保密委员办公室、信访工作办公室)